1、可缓解目前的能源短缺问题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它的供应能力和供应状况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但是基于能源资源的条件,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且以煤的直接燃烧为主,为此带来了沉重的环境压力。这对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能源发展及能源结构优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能源安全供应,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的能源资源情况而从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角度来审视,在我国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其必然性。从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角度来审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零”排放或“低”排放的技术,这是未来可持续发展型能源结构的基础。因此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把它们转化为高品位能源,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均带来了巨大潜力。除了已列为主要商品能的煤、石油、天然气和电能以外,可以认为生物质是人类利用历史最长,覆盖面最广的太阳能转换物质。化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能源资源匮乏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潜在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问题。近100年来,全球能源消耗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针对化石能源资源越来越少的前景,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却有着挖掘不尽的巨大潜力。生物质能的广泛利用在多次世界性石油危机中被重新认识和发展。欧盟1998年公布的能源战略白皮书宣布: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欧盟成员国能源结构供应中将达到50%;美国和日本也宣布,二十一世纪的能源增长主要考虑可再生能源;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也把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了国家能源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中。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有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人口众多,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供求矛盾一直十分突出。中国的国情不允许农村社会发展沿用西方国家高投入、高耗能、高产出的路子,只有走节能型的社会发展模式,这是世界公认的发展趋势。在农村,生产用能源需要供应商品能源,而相当大的一部分生活用能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能源来解决。大多数农村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生物质能、太阳能、水能和风能。其中以生物质能表现为资源量大,覆盖面较广,而又适合农村分散用能的要求,而且就地转换方便,利用方式方便。生物质能传统的利用方式简单,传统的利用方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特别在发展中国家的广阔农业区,它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2、有利于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物燃料的过分依赖,能源尤其矿物能源消耗逐年增加,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2001年我国C02排放量达到30亿t,占全球排放量的13%,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不仅需要调整能源结构,还必须开发新的能源利用途径,加速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国家十五计划提出“推行生物质能高效利用技术,加快生物质成型和高效直接燃烧设备的开发利用”。因此,充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势在必行,是对我国能源短缺的补充,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的紧迫课题。我国农村,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用方式,利用率很低,绝大部分农作物秸秆因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就地焚烧于农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土壤结构,给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利用生物质成型设备与技术将废弃能源转化为优质商品燃料,不仅减轻了化石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并且能够有效避免秸秆随地焚烧所带来的土壤板结,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我国每年可开发的生物资源达7亿吨,如果能充分开发,这对保护我国能源资源,减少对石化燃料的依赖,改善能源结构,最终缓解能源消耗给环境造成的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作物秸秆可以经过
秸秆压块机、
秸秆颗粒机压制成生物质颗粒成型燃料。这样也做到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3、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第二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生物质液压成型技术的广泛应用能使随意丢弃或焚烧的秸秆转化为清洁,环保,高品位的生物质商品能源,首先改变了农村原来直接燃用秸秆、薪柴所带来的烟熏火燎的炊事、取暖局面。直接燃烧利用方式比较落后,不仅热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对高品位能源的需要。压缩成型之后提高了能源品位,缓解了农村能源紧张问题,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可直接使农民增加收入,以每户农民耕种5亩地,每亩耕地产秸秆1t,每t秸秆销售60元计算,每户每年即可以增加收入300元。所以说生物质液压成型技术是符合目前国家农村政策的一项重要技术,应该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