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槽底结构设计
槽底板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不泄漏和便于清理,满足地震和风载荷作用下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安装搅拌装置底轴承的特殊要求。
槽底与槽体间的结构除满足氧化铝工艺要求和连接强度外,还应考虑从搅拌器中排出的液体在形成占槽绝大部分体积的主循环流以及在主体循环流不能到达的槽底与槽壁的交接处产生的诱导循环流。诱导循环流的流速很低,易产生固体颗粒的沉积。要消除这些沉积物,必须大幅增加输入搅拌功率,使诱导循环流的流速达到能使颗粒流态化的程度,功率消耗大。为此,在09 mx 32 m种分槽槽底结构设计中采用槽底挡圈消除Al(OH)3颗粒的沉积死角。
槽底板与基础安装的结构是笔者在∮10.5 m×32.5 m预脱硅槽、∮8 mx18 m母液槽和∮9m×32 m种分槽中综合考虑了大型机械搅拌装置的受力特点、实际生产中的操作、施工安装以及设备检修需要等因素所采用的1种新结构,见图2。
搅拌槽工作时,由于搅拌流体与搅拌轴、搅拌叶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平衡以及搅拌槽进、出物料初期时的液位波动等,会导致搅拌轴的晃动和振动,影响搅拌装置的正常工作,在槽顶搅拌装置支承处,能明显感觉到颤动或振动。经过分析,采用增强底轴承和槽底板整体刚性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我公司在用的大小搅拌槽底板与底轴承的连接大多采用焊接结构。为了通过槽底板间接增强底轴承的刚性,槽底结构采用整体钢框架和混凝土浇注的混合结构,这种结构的槽底板刚性好,但施工难度和造价较高,而采用图2所示的结构则较简单。
槽底板与安装基础结构见图2,在槽底板中间与槽基础混凝土中预埋钢结构框架,该框架为槽钢与上顶板组焊而成,也可为圆钢与上顶板组焊而成。为避免预埋钢结构在焊接过程中的变形,上顶板宜采用厚板。预埋钢结构与槽基础混凝土浇注结束后,将槽底板与预埋钢结构框架的上项板相焊接。安装搅拌装置底轴承时,直接将其焊接于上顶板上,即可达到通过槽底板间接增强底轴承刚性的目的。
为保证设计质量,槽底板和上顶板间的焊接采用全熔透结构,焊后进行去应力热处理。槽体结构安装完毕后,对整个槽底结构基础进行压力灌浆,确保槽底板、预埋钢结构和槽混凝土基础紧密贴合。
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结构增强了底轴承的刚性,避免了搅拌装置的振动等不良因素,在检修更换搅拌装置底轴承时,便于找正。
2、结语
在槽底结构的设计中,设置槽底挡圈可有效克服Al( OH),颗粒的沉积死角。采用预埋钢结构框架,能满足大型机械搅拌装置平稳运行的要求。
相关饲料搅拌机产品:
1、小型饲料搅拌机
2、双轴调质机
3、双轴高效桨叶饲料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