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农作物秸秆从不可或缺的资源逐渐演变成为妨碍农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废弃物,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秸秆禁烧也摆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尽管各级政府已投了大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收敛甚微,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屡禁不止,少数地方还愈演愈烈。要从根本上解决露天焚烧秸秆问题,首先要剖析秸秆从资源演变成废弃物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用综合利用措施,因地制宜解决秸秆焚烧的难题。
1、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
秸秆露天焚烧污染大气、浪费资源,影响和干扰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形成新的安全隐患。已经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焚烧秸秆时会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明显升高。秸秆焚烧产生的滚滚浓烟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正常人气高出一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则要高出三倍,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人昀眼睛、鼻子和咽喉等具有黏膜的器官产生较大刺激,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1.2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树木、电线杆附近,每年各地均有焚烧秸秆引发火灾的报道。
1.3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机场每逢农作物收割季节都深受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有时机场能见度低于 400米,严重影响机场航班正常起飞和降落,航空公司及旅客对此反映强烈,一旦导致事故,将造成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1.4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驱散水分,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
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1.5破坏农村景观环境
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
1.6浪费大量资源
我国每年产生6亿吨秸秆,相当于300多万吨氮肥、700多万吨钾肥,70多万吨磷肥的。秸秆焚烧后,只剩下少量含有钾、磷的草木灰,几乎所有的有机质、氦元素都变成污染物排入大气环境,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秸秆从资源演变成废弃物的原因分析
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体系中,秸秆一直作为农民群众的薪材、还田有机物和食草家畜的饲料来利用,很少有浪费的。农村分田到户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经济得剑乜速发展,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民群众对秸秆的需求和依赖逐步降低,最终从不可或缺的资源演变成妨碍农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其原因土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炊事用能已从完全依靠秸秆逐步向电能、石油液化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过渡,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已完成放弃秸秆而完成依赖于方便、卫生的清洁能源。这是秸秆人量变宝为废的主要原因。
2.2大量劳动力转移,农民外出打上,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农比种田趋向予以化肥、机械作业为主的“懒种田”,以秸秆为原料制造有机肥的量大幅度下降,以户为单位的食草家畜养殖、食用菌栽培急骤减少,通过综合利用消化秸秆的量大幅减少。由于缺乏青壮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收集转运秸秆囡缺乏经济可行的劳动力而难以实施。另外,劳动力人量转移导致农村实际生活人口减少,即使是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活用能对秸秆的需求也人幅度减少。
2.3农业种植水平的提升,导致秸秆产生量随着农作物增产而增加。
2.4目前用于秸秆还田的农业机械多数是小型机械,秸秆还田量少,效果差,农村缺乏适合于秸秆全量还田的人型农业机械。另外,由于十地承包到户,地块分割得普遍偏小,大型农业机械田间作业困难,效率低,成本高,农民接受度不高。
2.5农民对秸秆还田和焚烧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秸秆还田由于多数是小型机械还田,秸秆埋深浅、裸露多,对后熟作物的播种、栽植作业有一定的影响:秸秆还田后,腐熟阶段需要消耗大量氮肥,且有部分气体释放,后熟作物生产初期普遍表现需肥量大,长势表现不佳的问题,加之腐熟后的秸秆是缓效肥,其肥效在后熟作物生产后期和再长熟作物才能表现出来,看不到立竿见影的肥田效果。
另外,秸秆焚烧将秸秆中有机态的磷、钾营养元素通过焚烧变成速效的磷钾元素存在于草木灰中,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普遍缺磷缺钾,焚烧秸秆后草木灰人量遗留在农田中,后熟作物由于快速补充到部分速效的磷钾营养元素而表现为长势良好,长势明显好于朱焚烧秸秆的田块。
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不少农民群众误认为:秸秆还田耕作成本高,不利于后熟作物生产,消耗大量化肥;焚烧秸秆简单易行,肥效明显,所以,秸秆还田积极性不高。
秸秆的大量富余,下熟作物抢种时间的紧迫,农忙季节用工的短缺,秸秆收集外运的不经济性,全量耕翻还田机械作业条件的限制,露天焚烧的简便易行,是秸秆人量露天焚烧的主要原因。
3、综合利用是破解秸秆露天焚烧难题的关键
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必须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只有解决了秸秆的出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露天焚烧的问题,堵也才能行之有效。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秸秆利用的典型经验,不少典型经验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还必须走综合利用的途径。本人认为,建立以秸秆还田为中心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才是消除污染、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实行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地说,以秸秆大量直接还田为主,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农业生产特色,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后间接还田为辅的综合利用措施。
3.1秸秆大量直接还田
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特别是近30年承包责任制实行后,有机肥施用量逐年下降、耕作层变浅,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化肥用量上升,农作物病虫害加剧,农产晶晶质下降,农本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秸秆又是土壤主要的直接或间接有机肥源。
秸秆大量直接还田,在机械化作业条件下,相对说米简便易行。秸秆直接还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1立法规定。耕地是国家资源,十壤肥力是衡量耕地这一国家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家将十地无偿承包给农民耕种,农民就有保护十地资源质量的责任。通过立法形式,如《秸秆还田法》或《土地肥力保护法》等专业性法律法规,将强制秸秆还田,保证承包期间土壤有机质稳中有升法律化,强化农民保护耕地质量的意识。
3.1.2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农业种植规模,为人型农业机械田间作业提供基本条件。由于分田到户,承包经营后,耕地地块被分割后普遍偏小,不便于大型耕翻农业机械的田间作业。加大十地流转力度,将土地成片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集中,为实施人型农业机械秸秆深翻还田提供条件。
3.1.3加入对购买、使用大型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近年来各省市都相继山台了购买使用大型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但由于这些农业机械因季节性原因在当地使用时间短,利用率低,农机手使用积极性不高,尽管补贴额不低,但效果并不明显。建议一方面规定耕翻机械的准入条件,必须具备相应秸秆还田能力的耕翻机械才准许销售和进田作业:另一方面由国家对农机手购买这类机械时进行一次性补贴,同时鼓励象收割机跨区作业一样,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农机手的收益;再一方面将现在种粮补贴适当提高,补贴发放与秸秆是否深翻还田挂钩。
3.1.4加大对生物菌腐熟剂的推广力度。催化秸秆的快速腐熟,减轻秸秆人量还田后对当季作物生长的直接影响。
3.1.5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强化基层镇村在秸秆还田工作中的责任,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督查考核责任制,逐步转变农民群众的生产观念,逐渐养成秸秆还田的习惯。
秸秆长期大量还田后,有利于改善土壤耕层结构,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加快秸秆自然腐熟速度,提高土壤的自身持续供氮能力,还田初期对氮肥的旺盛需求和对作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会明显缓解。
3.2秸秆综合利用后间接还田
秸秆通过沼气发酵、饲喂食草家畜、培育食用菌后还田,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秸秆直接还田在田间的腐熟过程,其废弃物直接作为优质有机物还田。
3.2.1鼓励农民修建沼气池。用秸秆直接烧饭炒菜,既不方便也不卫生,经济条件稍好的农民群众均改用电能和石油液化气。鼓励农民建沼气池,秸秆进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直接用于农民烧饭、烧水、炒菜,既可以大幅度。节约生活成本,又节约了不可再生的石化资源,解决了部分秸秆出路问题,还为农田积造了大量优质速效有机肥料。推广沼气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宣传培训,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沼气技术服务站,为农民群众提供相关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科学管理使用沼气池的水平,保证使用安全和正常运行。二是配备适量的沼气肥抽吸运输车辆,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帮助农民定期抽吸运输沼气肥直接送田头,解决出料难问题;三是继续坚持现有的农民建沼气池补贴政策,将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并在可能的条件下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在农村集镇,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适当补贴方式,建设大型沼气池集中供气系统,向集镇居民提供物美价廉的沼气供应服务。
3.2.2发展食草家畜养殖。秸秆是山羊、奶牛、菜牛等食草家畜的主要饲料,通过氨化等预处理后,秸秆可以成为食草家畜可口的饲料,并可通过火力发展食草家畜养殖,逐步改善我国以养殖食粮家畜禽为主的养殖业结构,大幅度节约粮食,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解决了部分秸秆的出路问题。食草家畜粪便的碳氮比接近25:1,是沼气发酵的最佳碳氮比值,食草家畜粪便经沼气池发酵后,既产生优质沼气,义产生优质速效有机肥。
3.2.3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食用菌栽培既为人类提供人量优质食品,又可以消化人量秸秆。一个育蘑菇大棚一年可消耗50亩地的秸秆,秸秆生产出蘑菇后,菇渣又是优质的有机肥。
3.3商品化利用方式
秸秆除以本地消化为主的直接还田、沼气发酵、饲喂食草家畜,培育食用菌外,近几年来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商品化利用方式,进一步拓宽了秸秆利用的途径:
3.3.1集中收购压缩打包送生物质发电厂作燃料,可以替代煤炭,节约电厂燃煤成本,每亩秸秆可为农民增加80-100元毛收入。
3.3,2秸秆生产术炭。将秸秆粉碎,压制定型,经碳化窑碳化生产木炭。
3.3.3秸秆粉碎造粒后直接作为锅炉的燃料。
3.3.4秸秆粉碎后加粘合剂生产板材。
3.3.5秸秆生产打包草绳和草袋。
秸秆商品化利用既解决了秸秆的出路问题,也解决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应该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目前的实际运用效果看,由于其劳动力的经济性及抢收抢种季节时间紧迫性的制约,实际还不是太理想,受到诸多制约因索的影响。从能量输出输入的角度看,秸秆人量商品化输出,不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优化。秸秆露天焚烧问题是目前困扰各级政府的难题。笔者认为,因地制宜,立足于本地消化,建立以秸秆还田为中心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才会从根本上消除秸秆污染,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秸秆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如果可以其中回收经
秸秆粉碎机粉碎然后再经过
秸秆压块机、
秸秆颗粒机、饲料颗粒机压制成生物质燃料饲料供燃烧和牲畜食用不是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么,而且,如果拿到外面销售老百姓也可以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