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燃料饲料配方新闻动态

 

 富通新能源 > 动态 > 生物质颗粒燃料饲料配方新闻动态 >  > 详细

不同日粮对小尾寒羊的育肥效果

发布时间:2013-10-31 20:25    来源:未知

    小尾寒羊是我国著名的肉毛兼用型品种,主产于山东。近年来,兵团很多农牧团场引进并试养成功,但对羔羊育肥效果却不理想。特别是在新疆条件下对其各种营养需要至今尚缺乏研究。而全价日粮饲料配方中不仅要求有各种营养物质,而且要求氨基酸与能量平衡,以提高饲料的吸收率和利用价值。为探索新疆地区小尾寒羊在羔羊育肥中对蛋白的需要量,我们按不同蛋白水平,分成3种饲料配方,对3月龄的断奶羔羊进行了育肥实验,现报告如下。
    三门峡富通新能源生产的颗粒机、饲料颗粒机、秸秆压块机是养殖们不错的选择。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2004年4月13至6月23日,在一四一团万只羊场进行为期60天的羔羊育肥试验。
1.2  供试羊选择
    从200只断奶公羔(3月龄)中,按正态分布随机挑选60只,打上耳号,分成3组,每组各20只,分圈饲养。
1.3全价日粮饲料配方
    实验1组饲喂配方1(CP=18);实验2组饲喂配方2 (CP=16);实验3组喂配方3(CP=14),见表1。饲草选择优质紫花干苜蓿。
表1 分组与饲料配方
成分 配方1(实验1组) 配方2(实验2组) 配方3(实验3组)
玉米 52.00 62.00 72.00
麸皮 5.00 14.60 18.60
棉籽粕 8.00 2.00 -
豆粕 11.00 - -
葵粕 17.60 15.00 3.00
预混料 5.00 5.00 5.00
食盐 0.80 0.80 0.80
磷酸氢钙 0.50 0.50 0.50
AD3 0.10 0.10 0.10
精料CP 20.30 13.60 8.30
全价日粮CP 18.00 16.00 14.00
    全价日粮中所含CP=精料中所含CPx0.3+苜蓿中所含CPx0.7(按日喂精料和干草比例计算),优质苜蓿中粗蛋白含量按17%计算。
1.4  试验方法
    预饲期10天,预饲期内用丙硫咪唑按体重2.5~3.0mg/kg进行驱虫。掌握采食情况.剔除有病羊只。
    定时定量供给草料,自由饮水,自由采食。日粮的给料量遵从不浪费的原则,由少到多,观察其剩料情况再确定是否增减饲料。
    从育肥期开始称取始重,以后每lOd称重1次,于早饲前空腹称重,实验结束称取末重,并进行屠宰率和净肉率测定。
2、结果
2.1  增重
    实验1组比2组增重提高了30.12%,比3组提高了53.34%;2组比3组提高了17.85%。差异极显著(P<0.01),见表2。
表2 各组羔羊日增重
组别 始重(KG) 末重(KG) 60天增重(KG) 日增重(KG)
实验1组 22.45(404/18) 37.83(681/18) 15.50±0.50 156.33
实验2组 22.75(455/20) 34.55(691/20) 12.00±0.50 197.00
实验3组 23.11(416/18) 33.17(597/18) 10.00±0.50 167.67
表3 耗料与料肉比
组别 耗精料 耗苜蓿 日均耗精料(g/只) 日均增重(g/只) 料肉比
实验1组 492 1145 455.56 256.33 1.78:1
实验2组 550 1281 458.33 197.00 2.33:1
实验3组 507 1179 169.44 167.67 2.80:1
2.2料肉比
    由表3可看出,各组羔羊所耗精料与所耗苜蓿的比值大致为3:7,这表明各组羔羊消耗的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与全价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大致相同。
2.3经济效益
    实验1组经济效益最好,而第3组出现了负效益,这与配方3有直接的关系。配方3以能量为主体,影响了增重而收入低,同时配方3中的玉米用量大而价格高,增加了整体成本。
3、小结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小尾寒羊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越高日增重越明显,全价日粮蛋白水平在18%时增重效果比较理想。
    合理的饲料配方是小尾寒羊育肥增重的保障。增重与采食量有很大的关系,而采食量与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有关系。羊对粗蛋白的消化率为80%左右。如果日粮中能量浓度降低,而蛋白质百分率不变,羊羔为了能量的需要,势必增加采食量,出现摄入蛋白质过多而增熏。否则,日粮中能量浓度增加,采食量势必随之下降,影响蛋白质的摄入量,日增重相应减少。根据此原理在配方中,算出小尾寒羊日需能量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从表1中可以看出配方3以能量为主体而蛋白质含量低,所以实验3组增重效果最差,因此,日粮中必须保持合适的能量蛋白比率。
    三门峡富通新能源销售颗粒机、秸秆压块机、饲料颗粒机等生物质燃料饲料成型机械设备。

上一篇:长江中下游地区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