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燃料饲料配方新闻动态

 

 富通新能源 > 动态 > 生物质颗粒燃料饲料配方新闻动态 >  > 详细

关于秸秆还田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0-31 21:02    来源:未知

    多年来,每逢夏秋大忙时节,不少地区农民为抢农时播种,将农作物秸秆在田间一烧了之,不仅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威胁交通安全,而且也造成宝贵生物质资源的大量浪费,成为农业生产的疴疾顽症。为了切实减轻因焚烧秸秆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资源节约,2009年各地深入开展秸秆禁烧工作,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以促进秸秆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农作物秸秆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如果可以其中回收经秸秆粉碎机粉碎然后再经过秸秆压块机秸秆颗粒机、饲料颗粒机压制成生物质燃料饲料供燃烧和牲畜食用不是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么,而且,如果拿到外面销售老百姓也可以增加收入。
1、秸秆禁烧出现的不良现象
    禁止秸秆焚烧旨在推进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其实施有效遏制了露天焚烧秸秆的现象,促进了秸秆还田的比例,取得了较好成效。据调查,2009年夏季徐州市境内无1起焚烧秸秆现象,秋季露天焚烧秸秆的现象也很少,可以说禁烧效果甚佳,有效地促进了秸秆的还田率,但也暴露出一些弊端:
    首先是投入成本高。在这项工作上政府把人力、物力、财力主要用在“禁”上,却忽略了技术和机具,经粗略估算,县乡政府及相关单位用于禁烧的经费最少在300万元以上,合计450元/hm2,如把其中的300元/hm2用于还田机械补助,另150元/hm2用于督查和奖励,效果可能会更好,同时还可消除农民心中对政府强制实施此项工作的抵触情绪。
    其次是秸秆还田的技术措施还有欠缺。尽管秸杆还田作为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0%~10%.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7月上句黄淮大部分地区的水稻田出现僵苗不发或死苗现象,严重的地区有666.67hm2以上的水稻出现或轻或重的灾情,有的田块有气泡冒出,当地稻农对此现象的发生普遍怀疑是秸秆还田的结果,认为诱发原因可能与施肥不当或秸秆还田翻埋量较大或深度不够等有关,由于当地农机农技部门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处理,经采取排水晾田、解决根系缺氧促发新根、适当补充微肥及病虫防治等措施,才缓解了群众对秸秆还田的不满。可见,秸秆还田只有采取合理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才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及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
2.1秸秆粉碎和施用均匀
    秸秆还田时,应把秸秆切碎或粉碎,长度以小于15cm为宜。施用时要均匀,否则厚处很难耕翻人土,使田面高低不平,易造成作物生长不齐、出苗不匀等现象。
2.2深翻压实
    秸秆直接翻压还田,应注意将秸秆铺匀,深翻入土,耙平压实,以防跑风漏气,伤害幼苗。
2.3秸秆使用量要适度
    无论是玉米秸还是麦秸.一般都是采取直接翻压还田,翻埋量不宜过多,一般在7.5t/hm2以下,否则不仅会影响秸秆腐解的速度,而且秸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过多,对作物根系还有损害作用。
2.4秸秆翻压要适时
    各类秸秆收割后最好立即耕翻入土.一般是边收割边翻埋,因初收获时秸秆含水量较高,及时翻埋有利于腐解,尤其在水田管理上更要注意。
2.5水分管理要得当
    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秸秆直接翻压还田的,需把秸秆切碎后翻埋土壤中,翻埋深度20cm左右。一定耍覆土严密,防止跑墒。对土壤墒情差的,耕翻后应灌水;而墒情好的则应镇压保墒,促使土壤密实,以利于秸秆吸水分解。在水田水浆管理上应采取“干湿交替、浅水勤灌”的方法,并适时搁田,改善土壤通气性,因为秸秆还田后,在腐解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机酸,在水田中易累积,浓度大时会造成危害。
2.6注意补施氮磷化肥
    因为一般粮食作物秸秆的碳氮比很低,微生物为分解有机物质,必然会与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速效氮素,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为了解决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在秸秆还田的同时最好施用氮肥,一般100kg秸秆加10kg碳酸氢铵,把碳氮比调节至30:1左右。也可适当增施过磷酸钙,以增加养分,加速腐解,提高肥效。
2.7病虫害严重的秸秆不宜直接还田
     秸秆在土壤中分解不像高温堆肥那样能产生高温,还田秸秆上的病菌和虫卵不能被杀死。所以,应使用无病健壮的植物秸秆还田,可将病虫害严重的秸秆作高温堆肥的材料,或用作饲料、燃料,以防止传播病菌,加重下茬作物病害。
    三门峡富通新能源生产销售颗粒机、饲料颗粒机、秸秆压块机秸秆颗粒机等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械设备,我们生产的饲料颗粒机是养殖户们不错的选择。

上一篇:关于秸秆焚烧的思考

下一篇:关子秸秆气化中的问题与建议